负责老师:张老师
电子邮箱:1834265738@qq.com
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



迷茫的学员们,本期有一个故事讲给大家,或许能给你们指引方向
以下来自于真实的学员口述……
“周姐,您这岁数的女员工...”人事经理搓着发际线后退的额头,没说完的话卡在中央空调的嗡鸣里。
我本过着朝九晚五的稳定生活,当离职协议推过来的瞬间,我知道我遇到了人生第三次失业,42岁的生日礼物便成了20年工龄换来的补偿金。曾经引以为傲的履历和专业,在招聘市场突然成了过期货架上的标签,猎头电话里“35岁以下”的要求像一只钝刀,把中年职场女性的尊严一下一下的切碎。
在社区中医馆排队理疗时,可能又被手机给“窃听”了,有些晃眼的屏幕上正显示着一组数据“
✅ 英国中医诊所十年增长200%,诊金均价65英镑/次。(英国国家统计局ONS抽样调查)
✅ 美国注册针灸师超过4.5万人,十年来增长300%。(美国针灸与东方医学认证委员会)
✅ 阿联酋将中医药纳入国家医保体系,中文+中医平均月薪为2.5万,约合人民币4.8万元,是普通教师2-3倍。(海外招聘平台GulfTalent2022年统计)
我承认,中文专业的我有些心动了,尤其是最后一条。活动了一下因为握手机太紧而发麻的手指,思索着我是不是也可以呢。
握着给女儿准备的初中留学基金卡,我在凌晨1点的阳台上徘徊。丈夫的鼾声此起彼伏,像一台老式冰箱。我紧紧的盯着手机里中医课程顾问发来的案例,内心很难平复下来。
▶ 36岁王姐在温哥华开设"汉字养生工坊",时薪180加元
▶ 42岁陈哥被聘为双语养生顾问,签约金直接付清儿子婚房
▶ 56岁张姨通过线上中医中文课,月入超退休前半年总和
要不,试试吧,就算最后做不成,也算学了一些养生的手段,身体健康就是省钱了。
我替自己下了一个决定,人生大多数时候就是这样,你不往前走,永远都不知道自己能收获什么,但原地停留一定什么都得不到。报名当天,印象最深的是我在班级群看到最勤奋的学员——57岁的前语文特级教师。她和我聊天的时候说:"妹子,咱这个年纪学的不是知识,是给前半生的阅历,镶个金边。"


背经络口诀比当年背女儿奶粉成分表还难,五运六气学说让更年期的失眠雪上加霜。我也曾经一度想过放弃,直到那天在汉语公益课堂上,法国学员突然问:"周老师,'养'字里的羊代表药膳吗?"
我自信的指着投影上的甲骨文脱口而出:"古人用'羊'象征吉祥安康,就像中医讲究..."
话音未落,学员们纷纷掏出笔记本,课后有位瑞士大姐赞许说:"这就是我想学的中文智慧!"
三个月后,我的《汉字里的养生密码》课程方案被国外一所高校选中。对方发来邮件说:周女士,印尼有个项目正需要您这样的中医中文老师..."



某个清晨,刚结束线上课程的我,忽然想起失业那天HR没说出口的话。现在每次视频,女儿总开玩笑:"妈,我们教授都想来蹭你的养生中文课呢!"
那个曾让我夜不能寐的"35岁魔咒",如今成了学员群里最动人的勋章,今早刚有位49岁学员晒出新加坡聘书,薪资栏的数字比她被裁员前高了整整3倍。
我轻轻合上笔记本,腕间的沉香手串隐隐发烫,这是学员送的结业礼,隐隐刻着"大器晚成"四个字。
前天和国内老同事视频,她看着我在棕榈岛上的书房感叹:"早知道中年危机是转机,当初就该和你一起学把脉。"我笑着举起泛黄的《黄帝内经》——书页里夹着当年的人事通知,现在成了最特别的书签。
好了,我不知道屏幕前的你们有没有羡慕上面学友的经历和生活,但她走过的成功之路,我给大家备下了。


因此呢,我们学院特别邀请了一位中医名家,为大家提供多一项的职业技能学习。

✅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健康秘诀
✅天人合一、医易同源的养生哲学
✅疼痛的深度理解与处理

•浅入深出:用趣味讲解中医术语,一听就懂,零基础也能轻松学会。
•系统全面:从阴阳五行,到脏腑理论,再到聚散学说,全方位覆盖中医基础知识。

【饮食养生】根据体质选择食物(如春季养肝、秋季润肺)
【妙手绝招】用手摸心会法来处理疼痛
【作息与运动】结合子午流注理论规划日常活动
中医老师怎么讲,我们就给外国学员怎么讲,用中医智慧打造学生念念不忘的中文课堂,让每个汉字都承载文明的温度!